铜川市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为后进村转化升级留下永不走的“工作队”
发布时间:2013-06-26

   去年以来,铜川市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突出“抓党建、促增收、促和谐”主题,从市、县、乡党政机关选派48名优秀干部到村级班子软弱涣散、经济发展滞后和矛盾问题突出村担任“第一书记”,帮助后进村转化提升,实现全市后进村全覆盖,探索出了一条加强后进村党组织建设、促进农村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三项政策助干事。在全市研究出台并严格落实三项扶持政策,实现对“第一书记”工作的全方位扶持。三项政策是:为每名“第一书记”一次带5万元资金下乡;市财政每年列支300万元专项资金,区县财政也安排专项资金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第一书记”进行奖补;整合捆绑项目扶持,每年为每个“第一书记”所在村整合捆绑各类涉农项目资金50万元。同时,深入开展领导联系、部门包抓、企业帮扶、村村结对共建等四项包扶活动,实现了“第一书记”工作高点起步。

   五项职责定任务。明确 “第一书记”在乡镇党委领导下,主持村党组织全面工作,任职期间抓好党的建设、宣传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基础设施、加强社会管理等五项工作职责,提出任职期满后要为所驻村形成一个好规划、带出一个好班子、建设一支好队伍、培育一个好产业、建立一套好机制的“五个一”目标要求,实现村“两委”班子运转规范化、工作决策科学化、村务管理民主化。 同时,明确各级组织部牵头抓总、区县委书记“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直接责任人”、派出单位包抓联系、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等五个方面责任,努力做到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

   八项制度严管理。市委研究出台了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推行工作纪实、驻村考勤和考核奖惩等八项制度,统一印制了《工作纪实手册》,确保“第一书记”管理有依据、行为有准则。在经济待遇上,明确“第一书记”在原单位各项福利待遇不变,并按规定报销交通和下乡补贴;每人每月增发生活和通讯补助、工作绩效津贴1000元。在政治待遇上,对被评为全市“优秀驻村干部”及年度和任期考核为优秀的选派干部,择优提拔任用到重要领导岗位,树立面向基层、注重实绩和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

   据统计,全市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工作开展一年来,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13名、后备村干部142名;开展各类培训160多场次,参训1.1万人次;为所驻村争取道路建设、移民搬迁等项目520个,为群众办实事1240件,涉及资金5100多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后进村转化提升难题,增强了村级班子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了“选派一名干部、改变一个村子”的目标。


版权所有:中共铜川市委组织部 运行维护:铜川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
地址:铜川市新区朝阳路9号  邮编:727031 联系电话 09193580599 联系邮箱:tczzbdjzx@163.com 陕ICP备07009401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铜川党建"微信

陕公网安备 61020402000120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