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志愿者力量 助推文明城市创建——印台鑫光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20-05-07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精神。在印台区城关街道办事处鑫光社区,有着这样一群人,在小区、在防疫现场、在大型会场、在体育赛事,处处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在街道、在社区、在困难家庭,时时有他们真诚的笑脸。从扶贫帮困到健康义诊,从高考“爱心车队”到暴雪后扫雪铲冰,从垃圾分类到关爱留守儿童,他们用行动传递着真情与温暖,用奉献书写着人间大爱。他们的名字叫——志愿者。

  如今,一场创建全省、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战正在铜川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志愿者成为最亮丽的风景,他们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不断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和队伍建设,丰富志愿服务内容,打造志愿服务品牌,为这座城市的文明“加分”,为文明城市的创建“接力”。

  那么,鑫光的文明和谐从哪来?“1520名社区志愿者,是文明、和谐的播种机!”鑫光社区党总支书记马笃恭说。

  居民需求是志愿服务原动力

  “我们有切身体会,居民的生活需求,是志愿服务的原动力。”马笃恭说。

  2002年,从一无所有开发建设的鑫光社区位于上河路欧景台小区。当时的鑫光社区位于偏僻的城乡结合部,居民纷纷反映邻里关系、社会治安存在很大隐患。

  对环境卫生问题、物业管理问题,居民意见很大,居民之间也矛盾重重,这又给鑫光社区带来了管理难、收费难等问题。

  鑫光社区领导很快意识到,治安秩序良好、环境整洁卫生,是居民们对人居环境最朴素、最基本的需求,如果连这个需求都无法满足,文明、和谐社区无从谈起。

  可是,人手少、资金少,问题怎么解决?发动群众,共同参与!鑫光社区找到了新思路。“我为大家,大家为我”“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来自居民,服务居民,相助邻里,奉献爱心”!鑫光社区贴出标语,招募志愿者。几名老党员率先响应号召,带领10多个居民,分别成立了卫生监督队、治安巡逻队,每天义务值勤巡逻,盘问可疑人员,捡拾垃圾,劝阻不文明行为,成为鑫光社区最早的志愿者组织。

  随着志愿者队伍的扩大和作用的发挥,鑫光的“安全指数”逐年攀升。十多年来,由200人发展到现在的1520人,成为一支有组织、有制度、有章程的志愿者服务队。2014年以来,共开展活动400余次,参与人数1800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近15万小时。志愿者们与民警、保安携手,共同铸造了鑫光社区“文明平安和谐”的新品牌。

  有了捡烟头的“拐杖军”、绿色环保志愿队等各种环境卫生志愿队,鑫光的环境卫生是没话说的。

  如今,围绕居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志愿服务内容也越来越多元,修水管的,托管小孩的,植绿护绿的,调解纠纷的,提供医护服务的……应有尽有。光是关爱老人的,就有结对照顾空巢老人的“温馨姐妹”“热心肠关爱队”“星星之火志愿服务队”等服务“品牌”。

  居民互帮互助,给社区创造了和谐友爱的良好氛围。

  依靠党组织铺就志愿服务网

  “不管什么组织,都是党的组织。只要依托党支部,就能建起志愿服务大网。”马笃恭解释。

  鑫光依托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层层设立志愿服务组织,形成了社区三级志愿服务网络: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为第一级,由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中心名誉主任,社区主任担任中心主任;第二级为志愿服务工作站,设在社区的居委会、政府职能部门、卫生服务中心、中小学校、幼儿园、商业门点、驻社区企业的负责人担任站长;每个楼栋设立志愿服务小组,共同构成志愿服务网络的第三级。

  经过多年建设,一张志愿服务大网,横到边、纵到底,深入到每个社区居民身边。“我们志愿者和居委会、物业公司等都是‘一家人’,是党组织把我们团结在一起。”鑫光社区李铜莉唐华小区网格长说:“比如我既是共产党员,又是志愿者,社区‘领导’我,物业公司有什么调停不好的难事也找我们志愿者帮忙。”

  多年来,鑫光社区志愿者走访了社区所有家庭,解决各种矛盾问题8000多件,将温馨和谐的种子埋在居民的心里。居民与物业、业委会、居委会“打架”的情况在许多社区都屡见不鲜,在鑫光社区却不再发生。

  志愿者,已成为居民之间、社区各种组织之间的“润滑剂”和“和谐使者”。

  营造志愿服务文化氛围

  鑫光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魂、以文为美、以和为贵”的价值理念,以服务居民为本,以奉献爱心为乐,将传统文化中“做好事,当好人,存好心,得好报”的道德观念,融入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中,形成了“我为大家,大家为我”“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鑫光社区志愿者文化。

  许多受过社区志愿者帮助的居民,正是怀着感恩他人、回报社区的意愿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的。秧歌队员杨师傅原本性格内向,不太合群。一次偶然的机会,秧歌其他队员发现她没有按时参加活动,便去她家看她,竟发现她犯了帕金森综合征昏睡在床上。由于丈夫长年在外工作,每次她昏倒都没人知道没人管。秧歌队员自发行动起来,轮流过来给她洗衣、做饭、照顾她。病好后,杨师傅一心回报社区,她和姐妹们将秧歌队发展成为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为老、弱、病、残者送去温暖和爱心。

  家庭,更是志愿精神的最佳示范基地。社区居民刘师傅,他放弃薪资丰厚的工作回家安享晚年,没想到被当楼栋长的妻子“拖下水”当起了志愿者,每天早出晚归照顾空巢老人日常起居。刘师傅风趣地说:“我可不能比妻子‘落后’啊,我俩比着奉献,在奉献中获得快乐。”

  现在,不光是中老年人,就连小朋友都加入进来,成立了“小红帽文明礼仪宣传队”。这些头戴小红帽的少先队员经常深入家庭、超市,宣传不随地吐痰、不违禁燃放爆竹等等,用他们纯洁的笑脸感染大家。

  完善管理机制规范志愿服务

  近年来,在规范自发和分散的志愿服务方面,鑫光社区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志愿者招募,是完成志愿服务任务的重要基础。鑫光专门制定了社区志愿者招募办法,及时发布招募信息,围绕生活帮困、医疗救助、应急抢修、治安巡逻、环境保护等开展经常性招募,定向组建志愿者队伍。通过信函和电话等方式接受社区居民申请,组成考核小组进行审核把关,择优录用。重大活动和紧急情况则采取应急招募。

  志愿服务不能只是简单劳动,还要向“专业化”过渡。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专门创建了志愿者培训学校,针对各类志愿者,分门别类开展培训。

  社区建立起志愿者注册管理制度。为每一位志愿者建档,记录服务内容与服务时间,规定每名注册志愿者每年至少要参加36小时的志愿服务。以注册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累计时间、团队评价、服务对象评价等为考评依据,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

  红手环、红马甲、小黄帽……有统一标识、有办公场所、有志愿服务队伍、有管理制度、有工作台账、有服务项目,制度化支撑、专业化发展,鑫光社区的志愿服务事业在精耕细作中结出硕果。

  鑫光社区为志愿者提供无偿宣传,每年都通过报告会、制作展板和画册等方式,将他们的感人事迹进行浓墨重彩的宣传,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成就感,积极在社区居民中营造尊重志愿者、学习志愿者、做志愿者光荣的舆论氛围。

  由于工作规范,鑫光社区志愿服务中心,每年接待求助100多次,上门率100%,完成率99%以上,做到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天,件件有记录,事事有回音。

  如今,鑫光社区的志愿服务队伍如滚雪球般日益壮大,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从最基本的扶贫济困、义诊送药、环境治理,到热心参与社区建设、主动服务城市发展,已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信息来源:铜川日报)

版权所有:中共铜川市委组织部 运行维护:铜川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
地址:铜川市新区朝阳路9号  邮编:727031 联系电话 09193580599 联系邮箱:tczzbdjzx@163.com 陕ICP备07009401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铜川党建"微信

陕公网安备 61020402000120号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