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法院2023年十大亮点工作
发布时间:2024-02-22

      2023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新进展,为中国式现代化铜川实践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亮点一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促讲政治与讲法治相统一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专题学习班,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进一步引领干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市中院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微党课作品获评全市先锋微党课活动“一等奖”。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照金精神,市中院2篇论文入选纪念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优秀论文集。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全面及时向市委、市委政法委报告工作,确保法院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制发《督办工作办法(试行)》,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落实落地。

  亮点二  坚持服务发展大局 促强一域与顾全局相统一  

      自觉在大局中定位司法、谋划司法、推进司法,努力守一方稳定、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优一方环境。聚焦铜川项目带动战略,认真落实省委、市委“三个年”工作安排,编印《项目建设中涉建设施工合同常见法律风险防控指引及典型案例》和《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指引159条》,常态化开展“三送三询一回访”企业大走访活动,对全市重点项目实行“1法官+1项目”结对服务机制,走访重点项目和民营企业138个,解答法律咨询219件。出台《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办法》,共对46家涉案企业实行经济影响评估,落实应对措施59条。聚焦区域融合战略,妥善解决城建拆迁等行政争议33件;聚焦产业升级战略,审结破产案件5件;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妥善审结涉农案件152件。编印《农产品买卖法律服务手册》,联合果业部门开展农产品经纪人法律培训。聚焦创新驱动战略,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26件,调撤率达81.8%。

  亮点三  坚持躬耕审判主业 促提质量与增效率相统一  

      深入开展同比有进阶、环比有进步、季比有进档、年比有进位“四比四进”提升办案质量专项工作,落实“管理强质、能力增质、评析提质、庭审保质、文书润质、联动抓质、考核促质、评查督质、效率优质”9项重点措施,推动全市法院资源要素重点向提升办案质量聚集,工作措施重点向提升办案质量靠拢,全市法院办案质量不断优化,生效案件发改率、二审开庭率等质量指标进位至全省前列,办案效率持续提速,审限内结案率达到95.34%;办案效果稳步向好,调撤率达到56.23%。综合审判执行质效进位至全省第三,呈现“质效双升、人心思进”的良好态势。

  亮点四  坚持破解执行难题 促既判力与执行力相统一  

      努力做到不使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执行不力、不公得不到保护,加大专项执行力度,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执行到位1.55亿元;开展小标的案件专项执行活动,执行到位596.37万元。创新执行工作方式,市中院与四省十三市中院签署《关中平原城市群法院执行联动合作协议》,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建立涉案车辆网上查(解)封委托办理工作协同机制;王益法院探索“法院+税务”联动执行新模式;耀州法院建立执行诚信倡导室,利用“执行110”破解查人找物难题。强化规避执行惩戒,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352人次,限制高消费2070人次,1131件案件被执行人慑于法律威严主动履行生效判决。将已履行义务的118人及时移出“失信黑名单”,“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罚”日益成为社会共识。

  亮点五  坚持强化民生保障 促行民盼与解民忧相统一  

       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锚定群众安危冷暖,让司法为民之路越走越宽,让司法为民之心愈行愈坚。秉持“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念,妥善审结教育、就业、医疗、劳动争议等案件179件。贯彻“家事即国事”理念,审结“空巢”老人、再婚老人赡养案12件,在判决中落实看望老人规定,弘扬“百善孝为先”传统美德;全面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成立家庭教育指导站2个,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115份,按最有利于被监护人原则依法变更监护权,对虐待儿童的依法剥夺监护权,为“一老一小”托起稳稳的幸福。少年法庭工作在全省作了经验交流,耀州法院获评“陕西省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完善家事调解、家事调查、心理疏导等机制,审结家事案件1077件,调撤率74.47%,发出“四书一令”258份,防范家庭纠纷演变成家庭悲剧。我市“离婚证明书”制度被省高院在全省法院推广,一起家事案件入选全省法院家事审判十大典型案例。

  亮点六  坚持优化诉讼服务 促抓便民与强科技相统一  

      着力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现代化诉讼服务。网上立案6905件,在线调解5535件,网上开庭333次,诉前鉴定229件,电子送达2.13万人次,“12368”热线接办当事人来电119人次,着力做到“一次通办、一号通办、一网通办”。创成“达标法庭”“示范法庭”16个,创成率排全省第二。为困难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92.34余万元;办结司法救助案件89件,发放救助资金157.5万元,以“司法暖心”换取“群众舒心”。智慧法院持续释放数字正义新活力,电子签章实现文书用印“异步生成”,纠错系统实现裁判文书“一键审校”,网上缴费实现收缴费用“诉事速办”,法信平台实现同类案件“全网可查”,移动办公实现政务管理“时空交换”,数据门户实现案件质效“屏前监测”,进一步为群众解忧、帮法官减负、让正义提速。

  亮点七  坚持做实诉源治理 促减增量与降成本相统一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构建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的诉源治理新格局。市委将诉源治理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市委主要领导对诉源治理作出专项批示,市委政法委组织召开全市诉源治理工作会议,推动诉源治理向纵深发展。抓前端源头防控,开展无讼村、无讼社区、无讼小区“三无”创建工作,创成无讼示范点13个。耀州泥阳法庭获评陕西省第二届“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抓中端多元解纷,巩固深化“三进两联一引”多元解纷机制。培训人民调解员96人次,与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建立21项诉源治理对接机制。全市法院诉前成功调解各类纠纷4498件,诉前调解成功率79.81%。抓末端参与治理,发出司法建议15件,向有关部门送阅关于农产品买卖合同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危险驾驶罪3个类案分析报告,协同行业部门推动类案综合治理。全市法院新收一审案件同比下降10.87%,进一步实现对基层纠纷消于未萌、化于未发、止于未诉。

  亮点八  坚持守护绿色颜值 促建机制与深保护相统一  

      牢固树立“两山理念”,着力培优司法能力、全力创优司法保护、加力建优协同机制,以司法手段助力蓝天常在、空气常新、绿水长流。先后在铜川新区、印台区、耀州区、宜君县成立关庄镇安王村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新区坡头镇办事处牛村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环境资源公益诉讼生态修复示范点”等五个保护基地,实现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建设“全覆盖”。加强跨区域环境资源审判司法协作,与西安、咸阳等六家中院联合签署《司法助力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特别行动宣言》,与延安、渭南中院建立北洛河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联动机制。全市两级法院均组建了专门的环境资源案件审判合议庭,实现刑事、民事、行政环境资源案件“三合一”归口管理。各基层法院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巡回法庭或资源保护法庭审理涉环资案件,实现了审判机构专门化。全市法院稳妥办结环资案件13件,1件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全省法院环资审判典型案例。

  亮点九  坚持培优司法能力 促重实战与增能力相统一  

      着眼于破解少数法官干警担当不够、能力堪忧、本领不强等短板弱项,坚持“搭梯子”“建台子”“压担子”。优化队伍结构,全市法院遴选员额法官8人,择优选升高级法官12人,公开招录干警20人。突出实战实效导向,开展“实战岗位大练兵”活动,自行组织铜川法院大讲堂、司法警察警务技能大比武、调研案例培训等活动7次;举办文书制作、公文写作、庭审记录等竞赛活动12次;成立青年干警理论学习小组,建立法官助理列席审委会机制,推行法官、法官助理包抓化解信访案件工作机制,着力提升法官干警“坐下能判、提笔能写、开口能说、遇事能办”核心能力。建立员额法官业绩档案,实现法官绩效一表展示、一卡评析。市中院“‘铜’心协力构筑司法能力强基工程”品牌被评为第二届全省法院文化建设优秀品牌。全市法院35个集体、44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奖励,涌现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陈炉法庭、“全省模范法院”耀州法院等一批先进集体和“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个人”贺晓华、陕西省第二届“新时代马锡五式好法官”樊长远等一批先进个人。

  亮点十  坚持注重学术研究 促兴调研与推转化相统一  

      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重大部署,先后制定《关于在全市法院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共铜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在主题教育期间开展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市中院院领导及各部门调研课题》系列调研文件,全市法院聚焦制约“公正和效率”的难点问题、服务大局的卡点问题、司法改革的盲点问题、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队伍建设的瘀点问题,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形成了一批有见地、有深度、有质量的调研和学术研究成果。在人民法院报、中国审判等国家级刊物发表理论文章3篇,学术成果2篇;1篇学术论文获评第三十五届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三等奖”;4篇学术论文分获中国法学会和最高法院专项征文表彰;在铜川市承办的第十一届关天经济区法治论坛上获评“特等奖”2篇,一等奖2篇。关于法院内部轮岗、司法建议、农产品买卖合同纠纷、刑事涉财产刑执行、司法警察党建工作等多个调研成果已转化为长效机制或实际举措。

(信息来源:铜川日报)

版权所有:中共铜川市委组织部 运行维护:铜川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
地址:铜川市新区朝阳路9号  邮编:727031 联系电话 09193580599 联系邮箱:tczzbdjzx@163.com 陕ICP备07009401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铜川党建"微信

陕公网安备 61020402000120号

分享按钮